首页

优美调教视频网

时间:2024-05-05 21:02:42 作者:两部门召开联席会议 提出加快推进信用立法 浏览量:99824

  人民网迪拜12月2日电 (记者 管克江、任皓宇)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COP28)11月30日-12月12日举行。大会以“团结、行动、落实”为主题,将进行《巴黎协定》生效后首次全球盘点,具有重要的阶段性意义。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和理念备受各界关注。与会相关人士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期待中国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同各方一道为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会场一景。人民网塔里克·易卜拉欣 摄

  加强气候行动刻不容缓

  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提出,各方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应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的最新报告,各国的气候行动计划仍不足以到本世纪末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也无法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2023年打破了多项气候记录,全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升温。

  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是迄今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已有10万多名代表注册参会。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主席、阿联酋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苏尔坦·贾比尔在大会开幕式上表示,世界正处于关键时刻。科学已明确表明,现在急需开辟新的道路,“一条足够宽广、足以容纳我们所有人的道路”。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斯呼吁,通过各缔约方对落实《巴黎协定》关键条款进展与差距的全球盘点,希望各方能够提交更加雄心勃勃的国家气候行动计划。

  大会开幕当天,各方就启动损失与损害基金达成一致。建立损失与损害基金的决定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沙姆沙伊赫大会上做出的,发达国家负有出资责任和义务,受益方为发展中国家。阿联酋和德国分别承诺向损失与损害基金提供1亿美元,英国、日本、美国也做出了相关承诺。

  12月1日,130多个国家签署了一份关于粮食、农业和气候行动的宣言,旨在解决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的同时,保护在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地区的农民的生命和生计。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备受瞩目

  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的举办地为迪拜世博城,分蓝区和绿区。蓝区用于各国代表开会进行协商和非正式磋商。绿区面向大众开放,为不同群体提供展示和交流平台。

  11月30日,位于蓝区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中国角开幕。走进中国角,以“低碳”为主题的气候行动漫画展、从绿电到化工生产的生态绿能示意沙盘、新能源汽车模型等展示引人入胜。

  大会期间,中国角将举行开幕日、青年日、减缓日、技术和资金日、适应日、合作日、可再生能源日、数字化转型日和企业日9个边会主题日,来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产业协会、企业以及非政府组织等组织机构的中外嘉宾将围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绿色低碳发展、减污降碳协同、公正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能源转型、数字化发展、绿色金融等话题举办100余场边会活动。

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中国角举办的气候行动漫画展。人民网记者任皓宇 摄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联合国前副秘书长、世界资源研究所高级顾问埃里克·索尔海姆表示,他曾到访中国多个地区,看到了各地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在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下,人民群众、企业团体等积极参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向前迈进。”

  美国环保协会总裁柯瑞华表示,美国环保协会在中国与相关部门机构合作已有超过20年时间,见证了中国在环境保护、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社区绿色空间等方面的发展成就。“美国和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期待世界各国可以共同努力,建设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凝聚众力共创美好世界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期间,会场绿区将分十个主题,举办600多场活动。

  中阿经贸交流中心(原迪拜世博会中国馆)将举办30多场交流活动。12月1日,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和中国新闻网共同主办了“中外知名企业家可持续发展对话会”。

  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会长兼首席执行官贝德凯在主旨演讲中高度认可中国在可持续发展和加速实现碳中和近年来所作出的贡献和努力,呼吁各国工商企业加强对话,共商低碳转型。

位于会场绿区的中阿经贸交流中心。人民网塔里克·易卜拉欣 摄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前副主席莫汉·穆纳辛格表示,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一条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绿色发展之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付出了艰苦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提出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倡导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彰显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和世界共同发展方面发挥的领导力。“中国正在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引领者。”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表示,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我们一直坚持气候行动的战略定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走上全面绿色转型轨道。中方将继续以务实的行动和南南、南北合作举措,为应对全球气候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联播+丨严守“三条控制线” 深改委会议释放明确信号

全域幸福河湖是水利部门融入“千万工程”、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抓手。今年浙江将抓紧完善《浙江省全域幸福河湖建设规划》,继续推出第二批全域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打造示范引领性工程,变“好水”为“活水”,实现资源变资产。

Leader发布中文名“你的” 期望年轻人将个人灵感融入生活

在本职岗位建功,在履职岗位尽责。通过这些民进青年会员的讲述,与会嘉宾仿佛看了一部部他们行走在祖国大地上拍下的个人纪实微电影。

寒潮继续影响我国中东部 中东部地区将有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大学履行文化传承创新职能、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大学是人类文明智慧结晶之所在,是创造、涵育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现代大学自诞生以来,主要职能从人才培养拓展到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我国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中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大学的新职能,确立了大学作为文化保存、创造、传播主体的重要地位,体现了高等教育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进入新时代,我国大学要勇担新的文化使命,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守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魂”和“根”,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谱写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当代华章。

中国移动全球首发5G-A商用部署

畅通人才各得其所、尽展所长的堵点。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始终是最关键的、最活跃的要素,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而如何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关键在于让人才各得其所、尽展所长,同时要避免“各拉各的调、各唱各的曲”,避免让人才唱独角戏。科学家善于技术创新,“把钱变成纸”;企业家善于产业经营,“把纸变成钱”,要最大限度发挥不同主体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贡献。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着力于畅通“教育—人才—科技”和“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充分发挥科学家、企业家两个主体积极性,探索“科学家+企业家”的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推进“企业家出题、科学家答题”“科学家给技术、企业家出产品”的联动模式。

年轻人都想上岸,“岸”的尽头是什么

那么,这种菌到底是怎么来的,又为何会在这位年轻人体内出现呢?“这已经不是我们急诊科碰到的第一例了。”葛勤敏透露,耶氏肺孢子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这种真菌会附着在肺部的I型肺泡细胞上,并最终形成含有孢子的囊肿。人体要想清除这种感染并防止肺泡受损,就必须拥有强健的先天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因此,当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时,肺孢子菌会大量繁殖,最终发生显性感染。

相关资讯
水利部指导支持云南省全力开展抗旱工作

中华民族历来有着吐故纳新、开放包容、博观约取的精神品质,鼓励创新精神,营造创新环境,正需要这样的价值取向。从科研规律来看,创新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宽容失败才能激励创新探索。在基础研究领域,“从0到1”的颠覆性创新是小概率事件,历史上的重大科学发现往往是长期钻研积累的结果。因此,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涌现,需要给予科研工作者长期稳定的支持环境,在科研管理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完善创新风险管理机制,将容错免责机制纳入制度安排。青年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是国家创新的活力所在。坚持宽厚待才,积极整合政策、资金、技术、市场、数据等资源,引导青年人才放下包袱,潜心研究,甘坐冷板凳,克服急功近利倾向,作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勇于向未知领域进军,提出新理论、开辟新路线。开放合作历来是支撑科学发展的必要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闭门造车,通过交流互鉴汲取人类优秀智慧成果同样重要。秉承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理念,坚持共育共建共享,将全人类共同利益福祉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眼点,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开展跨领域跨区域跨国界的协同攻关,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构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局面。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